党政机关公文种类有哪些
1、法律分析: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目前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法律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八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决定。
2、党政机关公文有11种,具体种类包括:决议: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命令: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公报: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
3、无论兄弟们好!解答目前,党政机关常用的法定公文文种共有15种。 上行文:包括请示和报告。 下行文: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不含“仿纤伏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批复、通知和通报。 平行文:包括函和议案。 兼行文:包括意见和纪要。
4、党政机关公文14种具体包括: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这些公文种类涵盖了党政机关在日常职业中所需的各种正式文件类型,用于传达政策、布置职业、报告情况、请示难题、批复指示等。
5、党政机关公文14种具体包括:命令:就像是个大将军,发号施令,指示下级必须怎么做。决定:它像是个果断的决策者,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公告:它就像是个大声公,向全社会广泛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告:它像是个小区公告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公文按照发文范围分为
1、公文种类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职业条例》,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按照行文流向,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上行文:请示、报告、意见。平行文:函、通知、纪要、议案、意见。其中,意见是重复使用。下行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批复、决议、公报、意见、通知、纪要。
2、根据适用范围分类: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职业条例》的规定,公文被划分为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15类。根据来源分类:分为收文和发文两种。收文是指收到的各类公文,发文则是指本部门或单位发出的公文。
3、公文可根据行文流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上行文包括请示、报告和意见;平行文包括函、通知、纪要、议案和意见,其中意见为重复使用;下行文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批复、决议、公报、意见、通知和纪要,其中意见、通知和纪要也为重复使用。
4、按适用范围分类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职业条例》第8条将公文分为15类: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2)按公文来源分类:可分为收文和发文两种。(3)按行文路线分类:可分为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三种。
5、公文根据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公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通用公文 又称行政公文。通用公文是各级各类机关、团体、单位都共同使用的公文,使用范围较为普遍。通常所说的公文,实际上是指通用公文。文种,又称公文名称,用以概括表明公文内容、性质、影响及作者权限、制发公文的目的、要求等。
公文种类15种上行文下行文公文种类15种
1、请示和报告属于上行文。公告、议案、函、纪要等属于平行文。决定、公报、命令、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批复属于下行文。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2、按照适用范围分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职业条例》第8条将公文分为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这15种公文,是规范性公文,也叫法定公文,是申论考试的重点,一定要记住。
3、上行文:包括请示和报告。 下行文: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不含“仿纤伏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批复、通知和通报。 平行文:包括函和议案。 兼行文:包括意见和纪要。关键点在于,下面内容文种的行文路线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意见可以作为下行文、上行文或平行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