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何会做鬼脸?
你有没有在动物园里看到过斑马露出大板牙,或者老虎冲你吐舌头的场景?这些看似搞笑的”做鬼脸”行为,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生物学意义。动物做鬼脸并非单纯的表情,而是一种被称为”弗列门反应”的生理现象,专业术语叫”裂唇嗅”。
从马儿咧着嘴像大笑一样,到猫咪突然龇牙咧嘴,这些看似夸张的表情背后,都藏着动物们独特的交流方式。它们通过这种方式收集环境中的信息素,了解周围的全球。那么,为什么动物需要这样”做鬼脸”呢?这就要说到它们体内一个神奇的器官了。
犁鼻器:动物做鬼脸的关键
动物之因此会做鬼脸,是由于它们拥有一个人类没有的独特器官——犁鼻器。这个神秘的生理结构位于口腔和鼻腔之间,专门用来探测外激素费洛蒙。比如猫的上颚前齿根部有两个小洞,与犁鼻器相连,当它们翻起嘴唇做鬼脸时,就能让气味分子更容易进入这些小洞。
动物做鬼脸的动作幅度越大,收集信息的效果就越好。马的裂唇嗅动作特别夸张,就像人类大笑一样,这样能让更多的气味分子进入犁鼻器。而大象则由于长鼻子碍事,改用鼻子蘸取物体后卷到嘴里,通过口腔顶部的通道将信息传递给犁鼻器。
做鬼脸传递的社交信号
动物做鬼脸不只是为了闻气味,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语言。费洛蒙这种化学信息包含了丰富的生物信号,对动物而言就像无声的对话。比如长颈鹿在求偶时,雄性会通过做鬼脸来”品尝”雌性的尿液,判断对方是否愿意交配。
除了繁殖,做鬼脸还能帮助动物划分领地和交流信息。猎食动物通过这种方式追踪猎物的气味,家猫则会对突然出现的异味(比如你的臭袜子)做出反应。有趣的是,食物的气味反而不会引起猫咪的裂唇嗅反应。
人类为什么不做鬼脸?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人类不会做鬼脸来闻气味呢?其实人类的犁鼻器已经高度退化了。虽然在胚胎时期我们有这个结构,但出生后就会逐渐失去功能。科学家发现,70%的成年人完全没有了犁鼻器,剩下的30%也只是残留的痕迹,无法发挥影响。
婴儿时期,我们还能通过鼻孔下部的小凹陷接收母亲的信息素,找到乳房的位置。但随着感官发育成熟,这种原始的信息接收方式就被更发达的视觉和听觉取代了。因此下次看到动物做鬼脸,别觉得好笑,那可能是它们正在”说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