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与郭脩的忠诚抉择
一、什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典故,大家可能开头来说想到的就是关羽。当年关羽被曹操围困,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他暂时投降了曹操。曹操对他可是厚待有加,封侯赐爵,金银珠宝随便送,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但关羽呢?他心里始终装着大哥刘备,后来得知刘备的消息,立马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刘备身边。
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灵魂,成了后世形容人虽身处逆境却不忘初心、忠诚不二的典范。可是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一个人恰恰相反,他是”身在汉营心在曹”,这人是谁?
二、”身在汉营心在曹”的郭脩
这个人就是郭脩,字孝先,原本是曹魏的中郎将。在一次蜀魏交战中,他被蜀汉大将姜维俘虏,被迫投降了蜀汉。蜀汉后主刘禅对他还不错,封他为左将军,地位可不低。
然而,郭脩却是”身在汉营心在曹”。他表面上归顺蜀汉,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魏国,甚至想刺杀刘禅!每次见到刘禅,他都假装拜贺,试图靠近下手,可惜侍卫太严密,始终没成功。后来,他盯上了蜀汉大将军费祎。
三、郭脩的刺杀行动与结局
机会终于来了!蜀汉延熙十六年,费祎在汉寿举办岁首大会,郭脩也在场。他趁着费祎醉酒毫无防备,冲上前去一刀刺死了费祎。当然,他自己也被蜀汉士兵当场击杀。
魏国皇帝曹芳听说后,大为感动,追封郭脩为长乐乡侯,赐谥”威侯”,还重赏了他的家人。在曹芳眼里,郭脩是”杀身成仁,释生取义”的忠臣。
四、忠诚的两面性:关羽与郭脩的对比
同样是忠诚,关羽和郭脩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路线。关羽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对刘备的忠义,而郭脩的”身在汉营心在曹”则是对魏国的执念。
有趣的是,两人都被后世铭记,只不过关羽成了武圣,受人敬仰;而郭脩虽然被魏国褒奖,但在蜀汉视角下,他却是个危险的叛徒。你看,忠诚这件事,有时候真的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
五、现代生活中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其实,”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在现代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有的人在一家公司职业,心里却想着跳槽;有的人表面上支持某个决定,私下却另有打算。
那么,你是更欣赏关羽的坚守,还是领会郭脩的选择?或许,忠诚的定义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关键在于你怎样权衡内心的信念与现实的选择。
